【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張氏醫通 卷九 雜門 藥蠱613】 [打印本頁]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2-9-12 12:09
標題: 【張氏醫通 卷九 雜門 藥蠱613】

張氏醫通 卷九 雜門 藥蠱613

 

 

藥之治病,不得已也。

 

古人以不服藥為中醫。

 

厥有旨哉。

 

嘗聞古聖垂誨。

 

靡不反覆詳慎。

 

至立方之下。

 

每云中病即止。

 

不必盡劑,其鄭重有如此者。

 

近世豐裕之家。

 

略有小病,即從事於醫藥。

 

元氣堅固者。

 

無論治之中 與否。

 

但得開通病氣。

 

元神自復。

 

若稟質素弱,及病後產後。

 

亡血脫瀉之後,不能即愈。

 

日以湯藥為務。

 

多致輕者重而重者劇。

 

病氣日增。

 

飲食日減。

 

以致寒熱咳嗽。

 

吐痰吐血。

 

諸証百出,而猶以為藥力未逮。

 

邪熱未除。

 

日以清火消痰為務。

 

遂成藥蠱之病矣! 夫人之胃氣。

 

全賴水穀滋養。

 

胃氣旺,則諸病不生。

 

縱有賊邪侵犯。

 

氣復自已。

 

原無急於調治也。

 

嘗見世人不得盡其天年者。

 

大都皆醫藥之誤耳。

 

今既病之胃。

 

轉為藥力所侵。

 

不至四大分崩不已。

 

末流之挽。

 

雖日事參、苓、耆、朮,如以漏器承漿。

 

漫無盈滿之期。

 

況堪克任偏勝性味乎。

 

凡虛羸之疾。

 

治之不能即應。

 

當暫為休息。

 

以俟胃氣之復。

 

不特藥蠱為然也,其藥蠱之患有三。

 

一者胃氣為藥所汨。

 

飲食不為肌屑,而骨不支床。

 

一者藥毒流於坎陷。

 

少火不能五內,而煩蒸髓極。

 

一者脾傷不能收精。

 

臟氣固結不舒而羸瘦腹大。

 

雖有脾胃之分。

 

所重全在胃氣。

 

胃為五臟之本也,此性膏粱豢養者有之。

 

在藜藿勞 之人。

 

未之見也,其治藥蠱之病。

 

當屏絕一切苦寒降泄。

 

辛熱升發。

 

氣味濃烈之藥。

 

只宜小劑參、耆。

 

甘溫養胃之品。

 

庶為合宜,如獨參、保元之類。

 

以圖陽生陰長之功。

 

若虛火僭逆。

 

稍加秋石以引參、耆之力入於陰分。

 

為止逆下氣之首藥。

 

無寒涼傷胃。

 

奪食作瀉之虞。

 

若晡熱自汗不止。

 

當歸補血、六味地黃。

 

少少與之。

 

一為血虛發熱。

 

一為陰虛發熱之專劑。

 

勿以迂緩而忽諸。

 

若貪功而妄行雜治,則與抱薪救焚不殊也。

 

況有中氣久為藥憊。

 

畏食泄瀉,或下利膿血。

 

無論寒熱補瀉,即獨參、理中。

 

下咽必增煩劇,即宜屏除藥石。

 

但與稀糜養其胃氣。

 

次以肴核助其氣血。

 

五穀為養。

 

五肉為助。

 

未嘗不為軒岐要旨也。

 

當知樂蠱傷胃,則胃之畏藥。

 

所不待言。

 

惟使穀神敷布。

 

日漸向安。

 

經云:安穀者昌。

 

安穀者過期。

 

未聞服藥得以長生也。

 

操司命之權者。

 

何不思之甚耶。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eewmkucpxvh.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