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 476】
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
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
下血者,後斷三月,衃也。
所以血不足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註〕:
經斷有孕,名曰妊娠。
妊娠下血,則為漏下。
婦人宿有癥痼之疾而育胎者,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下血不止,胎動不安者此為癥痼害之也;已及六月而得漏下,下血胎動不安者,此亦癥痼害之也。
然有血衃成塊者,以前三月經雖斷,血未盛,胎尚弱,未可下其癥痼也。
後三月血成衃,胎已強,故主之桂枝茯苓丸,當下其癥痼也。
此示人妊娠有病當攻病之義也。
此條文義不純,其中必有闕文,姑存其理可也。
〔集註〕:
婁全善曰:凡胎動,多當臍,今動在臍上者,故知是癥也。
程林曰:此有癥病而懷胎者,雖有漏血不止,皆癥痼之為害,非胎動胎漏之證,下其癥痼,妊娠自安,此內經所謂有故無殞,亦無殞也。
方氏曰:胎動胎漏皆下血,而胎動有腹痛,胎漏無腹痛。
故胎動宜行氣,胎漏宜清熱。
魏荔彤曰:胎與衃之辨,當於血未斷之前三月求之。
前三月之經水順利,則經斷必是胎。
前三月有曾經下血者,則經斷必成衃。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eewmkucpxvh.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