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 - 卷二附小兒時疫証治 】
吳又可曰︰凡小兒感冒風寒,瘧痢等証,人所易知,一染時疫,人所難窺,所以耽誤者良多。
蓋幼科詳於痘疹吐瀉驚疳,並諸雜証,在傷寒時疫,甚略之,一也。
古人稱幼稚為啞科,蓋不能盡罄所苦以告師,師又安能悉夫問切之義,所以但知其身熱,不知其頭疼身痛,但知其不思乳食,心胸膨脹,疑其內傷乳食,安知其疫邪傳胃也,但見嘔吐惡心,口渴下利,以小兒吐瀉為常事,又安知其協熱下利也,又何暇致思為時疫,二也。
小兒賦質嬌怯,筋骨柔脆,一染時疫,延捱失治,即便兩目上吊,不時驚搐,肢體發痙,十指勾曲,甚則角弓反張。
必延幼科,正合渠平日學習見聞之証,因多誤認為慢驚風,遂投抱龍丸、安神丸,竭盡驚風之劑,轉治轉劇。
因見不啼不語,又將神門、眉心亂灸,艾火雖微,內攻甚急,兩陽相搏,如火添油,死者不可勝計,深為痛憫﹗今凡遇地方疫毒流行,大人可染,小兒獨不可染耶?但所受之邪雖一,因其氣血未足,筋骨柔脆,故所現之証為異耳。
務宜求邪以治,故用藥與大人仿佛。
凡五六歲以上者,藥當減半;一、二、三、四歲者,四分之一可也。
又腸胃柔脆,少有差誤,為禍更速,臨証尤宜加慎。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eewmkucpxvh.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