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吳佩衡醫案-衄血二】 [打印本頁]

作者: ljx0012無知    時間: 2012-8-9 04:25
標題: 【吳佩衡醫案-衄血二】

吳佩衡醫案-衄血二

 

秦××,男,六旬有四,廣西人,住上海新閘路。

 

秦素多痰濕,患痰飲咳嗽多年。

 

昨日因咳嗽氣急上氣,忽而鼻衄不止,用物堵塞鼻孔則血由口中吐出。

 

經注射止血針藥,血未能止住。

 

曾昏厥一次,喂服白蘭地酒少許始回蘇。

 

1933年7月11日延余診視,患者面色慘澹,鼻衄不止,口角亦見血跡,冷汗淋漓,沉迷無神,氣息低弱而呈奄奄一息之狀。

 

脈來芤虛欲散,重按無根,二、三至則一止,已現代象。

 

掰開口視其舌,質淡夾青而少血色。

 

此證良由氣虛不攝血,陽虛不守陰,以致陰血散漫歸於經。

 

復因咳嗽氣動,掙破血絡而成衄。

 

察其脈證,病勢頗危,有陽氣欲隨陰血外脫之勢,急宜扶陽收納,如得血汗均止,始有生機。

 

以參附湯加味急救。

 

高麗參10克附片30克炮黑薑6克 甘草3克 大棗2枚 (燒黑存性) 服一劑則效,衄血減,神氣轉佳。

 

再劑則血汗均已得止。

 

次日又照服一劑,13日複診,神識已清醒,不再衄血。

 

唇舌已轉紅,脈緩弱較有神,但五、六至,間仍有止歇,依原方增量加口耆扶陽固氣。

 

高麗參10克 附片60克 炮黑薑15克 口耆24克 甘草10克大棗2枚(燒黑存性) 連服二付,飲食、精神均有恢復,面唇舌色已紅潤、脈緩和有神,惟尚有咳嗽,痰中夾少許黑血,此乃離經之瘀血隨痰咯出之故。

 

原方去參、耆加入法夏10克、茯苓15克、砂仁3克,三劑而痊。

 

此後多年,未見再衄。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eewmkucpxvh.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